在欧·亨利的短篇小说《警察与赞美诗》里,说了一个这样的故事:一个饥寒交迫的流浪汉苏比想去监狱里过冬,那里可以有喝的、有吃的、有住的,至少可以躲避一下寒冷。为了实现这个愿望,开始不断地做些违法的事,吃饭不给钱,扰乱社会治安,当着警察的面调戏妇女等,可是却都以失败而告终,每一次违法被警察逮到后又都被放了。当他失魂落魄地走到一座古朴的教堂前,风琴师弹奏着礼拜天的赞美诗,这种动人的音乐吸引住了苏比,听着听着,他的灵魂突然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,一种强烈的、突起的冲动推动着他与厄运抗争。他想着,时间还不晚,他还算年轻,他要重新振作当年的雄心壮志,坚定不移地把它实现。这时一个警察按住了他的胳膊,把他送进了监狱。
这个故事看似与自由没有多大的关系,其实本质上就是一个与命运不断地抗争想获得自由的故事。对于一个饥寒交迫的人来说,吃、喝、住就是一种自由,这种自由是一种物质的自由。所以苏比不断地做些违法的事,想去监狱里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。虽然对于很多有钱人来说,有吃的、喝的、住的,不是一种什么自由,但是对于一个流浪汉来说,这就是一种物质的自由。当一首赞美诗的美好音乐触动了他的灵魂,他发现自己在内心里的自由并不是物质上的自由,而是精神上的自由,一种自我实现的自由,所以他突然不想进监狱了,想去做一个真实的自己。
在现实中,更多人对自由的理解基本还停留在物质自由的层面,总是对自己说:“我要是有了很多的钱,就自由了!”其实有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,最多的是一种物质的享受。比如一个老农与一个僧人同时被关进了监狱,对于老农来说,从监狱里走出去就是一种自由,对于僧人来说走进监狱才是一种自由,老农的自由是身体的自由,僧人的自由是心的自由。其实老农出狱获得的自由是一种身体孤单的解脱,本质上他却进入了一个非自由的环境,一切的生活让他进入了一种真正的不自由。僧人进监狱可以得到真正的平静,没有任何的繁杂来打扰他,他可以静静地修心,获得一种平常人看不到的脱俗。
自由原本是一个多么美的词汇,可是很多人偏偏给它冠上与物质有关的含义。更多不自由的人,多数把物质看得太重,总是被一些名利、物欲、地位构建的牢笼所束缚,自己的内心一直都被无形的魔鬼紧紧地锁住,即使给你永远都数不完的钱,自由对于你还有何意义?因为你早已不再有能体会自由的心境。犹如在万里长路上,一个开跑车的年轻人与一个徒步的僧侣,开跑车的年轻人总认为僧侣是个傻子,对于他来说这种飞驰的速度才是自由的感觉,其实他哪知道僧侣的自由,这种自由是每次迈下脚步的淡定,抬起脚步时的脱俗,更多的是对世俗欲望的放下。也许有一天这个开着跑车的年轻人遇到大灾大难后,随着岁月对他的洗涤,突然某一天会悟到僧人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,自己对自由的理解才是肤浅的、可笑的,因为放肆与挥霍无度的生活,不是自由。
诗人裴多菲说:“生命诚可贵,爱情价更高。若为自由故,两者皆可抛。”可以看出自由对于这位诗人,有着非凡的意义。自由对于很多人来说,同样也有着重大的意义,它是追求的起点,也是追求的终点。如果一个人一生都不曾感觉自己有过自由,只能表示他从来就没有为自己的内心真正地活过。其实在自由面前,一切的物质都很薄弱。对于裴多菲来说,可以没有爱情,但不能没有自由,其实一个含有爱情的自由才是一个完美的自由。一个内心只有欲望没有爱的人不配有自由,最终也不会有自由,自由都是属于那些内心有爱的人,不然自由在何处落脚?
真正的自由并不是对物质的获取,而是一种淡然的心境。自由有时就是一种对某种气息的感觉,比如有的人听到一首委婉美丽的曲子,就会有一种脱俗的自由感;有的人看到大海的壮阔,就会产生一种心旷神怡的自由感;有的人看到无边无际的沙漠,就会被这种广阔、沧桑、孤寂的感觉涂染自己的感情线谱,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平静的自由感。自由是一种心灵的感受,而不是一种物欲的满足。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少有人能够感到自由?因为他们把物欲看得太重,把别人对他的看法与评价看得太重,把攀比看得太重。如果我们不能放下一些世俗的看法与想法,估计这一生都不会有自由眷顾我们。
每天繁忙的生活过后,放下一切的压力与紧张,我最喜欢一个人在深夜静静地坐着,关上灯,点上一支熏香,放上一曲轻音乐,享受大脑的磁波与音乐的频率碰撞产生的共振,我认为这就是属于自己的自由。其实人生就是一首歌曲,歌词是我们的肉体,曲子是我们的灵魂,我们真正追求的不是歌词的华丽,而是曲子的舒缓。其实真正美的音乐并不是有词的歌曲,而是没有词的轻音乐,因为这样的音乐才有一种纯美的旋律。犹如这个世界上美的东西不是华丽的物质,而是善良的灵魂。
其实自由离我们没有那么遥远,它离我们很近很近,只是自己与心的距离。也许这最近的距离对于很多人来说,却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。我们需要去做的就是读懂自己的心,而不是盲目地走万里路,犹如一首诗写到:
总想走出一座花园
去寻找一种美丽的风景
岁月过后
突然发现
某种期望一直在自己的心里!